久久久免费观成人影院,日韩亚洲欧美综合,中文字幕av一区,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讀書 > 秘史再現(xiàn)

地壇曾因溥儀為日本“賑災(zāi)”開放為平民公園

2013-11-29 16:14:33 來源:

  北京有多少個壇?

  老北京人會掰著手指給你數(shù)出九個: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社稷壇、先農(nóng)壇、先蠶壇、祈谷壇、太歲壇。

  地壇,雖然不像天壇那樣有名氣,卻也在北京人心中保存著溫暖的記憶。85年前,它的名字透著當(dāng)時的時尚——平民意識,叫做“市民公園”。

  從地鐵站安定門東北口出,越過護(hù)城河,徑直北走大約5分鐘,便看見那三門四柱七樓的高大牌坊頂著靛青琉璃瓦立在右手邊。它的正面寫著“地壇”,背面寫著“廣厚街”。這就對應(yīng)了先有地壇后有廣厚街。

  地壇原名方澤壇,建于1530年,與天壇相對,是中國最大的“祭地”之壇。初建時有一座石牌坊,曰“泰折街”,取名于古代祭地之地。1724年,雍正將其更名為 “廣厚街”,象征著大地的廣大深厚。48年后,乾隆在修繕地壇時,又將風(fēng)化的石牌坊換成木牌坊。民國時期,牌樓上面的匾額先后改成“京兆公園”和“市民公園”。而眼前所見的木牌坊是上世紀(jì)90年代重建的。

  從一座牌坊名字變更的軌跡,就能觸摸到時代于地壇留下的痕跡,歷史的滄桑感油然而生。

  地壇公園的門票人民幣兩元,辦月票僅六元,這惠民又樸實的票價讓人一下就跟地壇親近起來。一進(jìn)公園,幾片金黃的銀杏葉便帶著濃濃的秋意隨風(fēng)送到腳邊,風(fēng)吹樹搖,一片片金黃的葉子如雨點般簌簌地飄落,惹得三五成群的大學(xué)生,溫馨的一家三口,甜蜜的小情侶們紛紛手忙腳亂地舉起相機(jī)。眼前的銀杏道,簡直成了一片金黃的世界。

  前些日子,網(wǎng)上評選“金秋京城十個最美角落”,咱們地壇公園就憑借眼前的銀杏葉名列其中。而相比于樹木更多、規(guī)模更大的釣魚臺銀杏大道,這兒的銀杏更多了幾分古老與厚重,隨便指一棵銀杏樹,就經(jīng)歷過上百年的風(fēng)霜洗禮。

  銀杏道的東面就是明清兩朝皇帝祭祀“皇地祇神”的方澤壇。古人認(rèn)為“萬物有靈”,歷朝歷代都對天地日月、山川河流……的祭祀尤為重視。關(guān)于祭地的最早記載可見于《周禮》中“夏至日祭地祇于澤中方丘”。據(jù)說地壇便是中國唯一保存的祭地之壇,其建立與明世宗朱厚熜有著直接關(guān)系。

  1521年,荒淫朝政、好玩成性的武宗病死。武宗無子,于是他的堂弟,15歲的朱厚熜以藩王繼承皇位,即明世宗,年號嘉靖。繼位后朱厚熜推尊私親,想尊自己生父為皇考,為此他與群臣展開激烈爭論和對抗,并引發(fā)明朝禮制變革。1530年,世宗召集群臣596名討論郊祀典禮,認(rèn)為“天地合祭”不符合古代禮制,要恢復(fù)明太祖“天地分祭”之制。他的提議再次遭到絕大多數(shù)官員的反對,但世宗這回是鐵了心要較勁,并借此穩(wěn)固皇權(quán)。于是他“自為說,以示禮部”,將南郊天地壇改為圜丘專以祭天,在北郊建方澤專以祭地,并在東西郊分別建朝日壇、夕月壇。

  方澤壇便是地壇的原名,還包括皇祇室、齋宮、神庫、神廚、宰牲亭、鐘樓等建筑。

  踏著臺階,登上方方正正的拜臺,只覺得四周平坦開闊,一覽無余,初看時覺察不出有何特別之處。但翻閱了方澤壇的建筑史料,才知道這兒的一門一臺階都大有講究。古人認(rèn)為“父天母地”,故天壇與地壇的修建便是對應(yīng)天地的象征。天壇以圓形不斷重復(fù),地壇則呈現(xiàn)“回”形重復(fù)的正方形,這體現(xiàn)著古代“天圓地方”思想。再看地壇兩層,臺階八層,也是根據(jù)《周易》中“地為坤卦”的學(xué)說,對應(yīng)地為陰性,數(shù)取偶數(shù)。

  而值得一提的是,地壇是何時從皇家壇廟變成一座平民公園的。

  1923年日本關(guān)東地區(qū)發(fā)生7.9級大地震,此時的末代皇帝溥儀為了讓世界都知道還有一個“宣統(tǒng)帝”,便組織全國募款賑災(zāi),并煞費苦心地想出將地壇開放,賣票供頭面人物游覽的辦法。然而這位被罷黜的封建舊主不久后就被直系軍閥馮玉祥趕出了皇宮,皇家祭祀制度如同它依附的封建王朝一樣,成為歷史。

編輯:牛雪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