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免费观成人影院,日韩亚洲欧美综合,中文字幕av一区,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健康 > 健康資訊

八種療法趕走“冷血君”

2014-12-09 14:26:00 來源:羊城晚報

圖/東方IC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黃黎峰

    又一波冷空氣夾雜著冷雨來襲,昨日廣州的最低溫度只有9℃,“寒意”十足。雖穿得比其他人都多,不少人(尤其是女性)仍常常感到手腳甚至全身冰冷,他們常被嘲笑為“冷血人士”。中醫(yī)師認為,易怕冷的人多為陽氣虛損、氣血虧虛,到了冬季,寒邪侵襲時,就會阻滯經脈,陽氣不能到達肢體末端而導致手腳冰冷,嚴重的甚至全身畏寒。建議不妨通過以下方法進行調理。

    中藥泡腳

    廣東省工傷康復醫(yī)院中醫(yī)科治療師周攻謀指出,中藥泡腳是改善手腳冰冷的好方法之一。俗話說“天天吃只羊,不如中藥泡腳再上床”。可用肉桂50g、吳茱萸100g、生姜150g、蔥頭50g、花椒50g(用紗布包好),水煮10分鐘,待水溫下降至40℃左右,用足浴盆浸泡30分鐘,每日一次。也可以每日泡浴或用中藥泡浴半個小時,驅寒效果也很不錯。

    注意:有高血壓、心臟病、溫度感覺障礙等人群勿用此法。

    穴位按摩

    冬日手腳冰涼,可以試試自我按摩、熱熨穴位或叩擊經絡的方法,以助快速驅寒。

    1)搓擦勞宮穴:勞宮穴位于手心部,雙手對搓,擦到手心微熱。

    2)搓擦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腳底部(見右下圖),用手掌快速搓擦涌泉穴,直到有熱感為佳。

    3)按壓氣沖穴:氣沖穴位于大腿根里側,此穴深層有一股動脈。按壓氣沖穴,一松一按,交替進行,一直按揉到腿部有熱氣下流的感覺為佳。

    4)搓擦命門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為元氣之根本、生命之門戶,故名命門(見左下圖)。命門之火衰微,則寒邪易侵襲人體,出現畏寒、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因此,此穴為壯陽、補腎、散寒的常用穴位。可用手掌掌根來回摩擦,以透熱為度,每日1~2次,每次3分鐘。

    5)熱熨神闕穴:神闕穴在肚臍中,臍乃“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藏之根”,可鼓舞一身之陽氣,具有溫通陽氣、散寒通絡的作用。可將雙手掌相對搓擦至發(fā)熱,相疊掌心對準并貼在神闕穴,每次5~10分鐘,每日1次。

    6)熱熨關元穴:位于腹正中線上、臍下3寸處,它是人體陰陽元氣交關之處,并且能大補元陽,故名關元。關元穴具有溫腎、散寒、益氣的作用。操作方法同熱熨神闕穴。

    敲打經絡

    平時有空時,手握小拳敲打四肢經絡,如手臂外側即手三陽經、手臂內側即手三陰經、下肢外側即足三陽經、下肢內側即足三陰經,疏通經絡,從而達到行氣活血的作用,讓陽氣溫煦四肢,驅散寒邪。

    艾灸療法

    艾草性純陽,可以驅寒邪、通經絡、補元陽、調正氣,所以對治療外感寒邪、陽虛內寒都有奇效。艾灸常用保健穴位:百會穴、大椎穴、命門穴、神闕穴、關元穴、足三里穴、涌泉穴等,可以疏風散寒、行氣活血、溫補元陽。

    食療祛寒

    “當歸生姜羊肉湯”是沿用了2000多年的中醫(yī)名方,由漢代醫(yī)圣張仲景創(chuàng)制,記載于醫(yī)學經典《金匱要略》,有“驅寒第一方”的美譽。

    備好當歸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黃酒和調料適量。將羊肉洗凈切塊,加入當歸、生姜、八角和桂皮少許,黃酒及調料,加入清水適量,燉煮兩小時即可。

    當歸是中醫(yī)常用的補血藥,性質偏溫,有活血養(yǎng)血補血的功效;生姜、八角、桂皮既是廚房不可缺少的調料,也是作用廣泛的中藥,可以溫中散寒、發(fā)汗解表;羊肉是老少皆宜的美味食物,性質溫熱,能溫中補虛。上述配方可以有效溫補氣血、補虛祛寒。

    堅持運動

    手腳冰涼的人不妨經常做一些運動,如慢跑、跳繩、打太極拳、爬樓梯、原地跳躍等都是有效的方法,可以促進四肢氣血循環(huán),從而讓全身熱起來。但不建議做一些高強度的運動,大量出汗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適量飲酒

    可以飲適量的米酒或紅酒,也可以請專科醫(yī)生開方,針對個人體質用中藥泡酒,每天少量飲藥酒來幫助祛寒。

    下肢保暖

    有的人穿得很臃腫,卻不覺得暖和。其實保暖衣物的穿戴也有講究的。出門風比較大時,記得戴上保暖帽、圍巾、手套,要特別注意腿腳部的保暖,著厚襪或穿保暖鞋。下肢保暖做好了,全身就不感覺寒冷。著衣要貼身,但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因為衣服過緊會阻礙血液循環(huán)。

編輯:崔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