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免费观成人影院,日韩亚洲欧美综合,中文字幕av一区,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教育 > 教師·家長·社會

大學生決定捐獻遺體 去世一個多月仍無單位接受

大學生決定捐獻遺體 去世一個多月仍無單位接受

2014-05-22 08:19:00

來源:中國廣播網(wǎng)

  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對于臨床專業(yè)的醫(yī)學生,人體解剖是他們走上真實的手術臺之前非常重要的一課。在解剖課上,十幾名學生共同解剖一具遺體,初登醫(yī)學殿堂的學生們由此第一次接觸真實的人體神經、動脈以及各種器官。在不少醫(yī)學院校,捐獻遺體的志愿者往往被學生們尊敬地稱為“大體老師”。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志愿在死后捐獻遺體,加入“大體老師”的隊伍。今年4月,河南一位大二女生在病逝前決定捐獻自己的眼角膜和遺體。然而女孩去世一個多月后,卻有媒體報道稱,捐贈者的遺體至今沒找到合適的接受單位。女孩的遺體捐獻遭遇了哪些困難?相關部門如何回應?

  4月9日清晨,患腎癌的21歲女生李翠安靜地走了。在去世前,她提出自愿捐獻遺體和角膜。兩名因眼疾失明的患者,隨后進行了角膜移植手術。李翠那雙愛笑的明亮眼睛,繼續(xù)為這個世界帶來光明。可一個多月過去了,李翠的遺體捐獻卻遇到了問題。

  李翠的堂哥李釗: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家機構 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接受我妹的遺體。

  李釗介紹,李翠生前就曾經與河南省紅字會聯(lián)系,然而在李翠過世后,李翠的家人與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在醫(yī)學研究完成之后遺體的處置問題上產生了分歧:

  李釗:他們做完實驗之后會火化,火化完之后,如果愿意領取骨灰,家人就領走,不愿意領,就交給火葬場,統(tǒng)一掩埋。

  李釗表示,紅十字會這樣的處理辦法讓全家人都沒有辦法接受,他認為應該有單獨的墓穴來安放捐獻者的遺體:

  李釗:希望我妹在為科學事業(yè),在為咱們國家的醫(yī)療事業(yè)做出一絲貢獻之后,兩年之后,能夠有一個安置她的地方,只希望有一個能夠存放她骨灰的地方,能夠讓后來人,讓我們的家屬和她的親人,朋友,同學能夠每年有祭奠她的地方。

  記者隨后聯(lián)系了設立在鄭州大學的河南省紅十字會自愿捐獻遺體接受中心。負責人張玉安告訴記者,他們在和李翠家屬進行溝通,但是家屬提出的設立單獨墓地,確實存在困難:

  張玉安:這個墓地需要民政部門,或者政府部門有這一快地,另外一個,將來會不會有一些后續(xù)反應,前面我們接受的遺體200多具,將來人家也提出來了給我們固定的墓地,這個事怎么處理?河南省紅十字會在鄭州南郊有一個福壽園,把近年來凡是遺體捐獻,器官捐獻的人刻碑留念,作為紀念,憑吊的地方。

  張玉安告訴記者,通過河南省紅十字會捐獻的遺體一般會保存在設立在鄭州大學的紅十字會遺體接收中心。在遺體捐獻過程中,紅十字會負責把捐獻者的信息告訴遺體接收中心,遺體接收工作主要由鄭州大學的老師負責:

  張玉安:紅十字呢,是冠名紅十字,操作層面都是在醫(yī)學院那個人體解剖教研室,他們來接受遺體,填表格,紅十字會等于在協(xié)調促進。

  如今在河南,遺體接收名義上由紅十字會負責,但實際上只有一家醫(yī)院和幾位老師負責處理捐獻的遺體,相關程序和制度并不完善。去年年底,《河南省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條例》被列為該省2014年至2018年審議的法規(guī)項目,目前立法工作尚未完成。此前曾大力促進河南省遺體捐獻立法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劉信圣認為,加快推進對遺體捐獻管理的立法工作,才能從制度上保證捐獻者的尊嚴和遺體捐獻的規(guī)范化:

  劉信圣:通過立法規(guī)范捐獻者的一些要求,哪些要求是可以滿足,哪些要求是比如物質,其他條件達不到,還是有其他變通方式,需要立法。將來還有遺體捐獻之后,如何分配,分配給哪些醫(yī)院,分配給哪些病人,這需要法律有原則,有程序。

  我們注意到,2007年,國務院出臺了《人體器官移植條例》。2012年,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設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今年3月,由國家衛(wèi)計委與香港一家社會組織合作實施的“施予受”器官捐獻志愿者登記網(wǎng)站正式開通。近年來我國針對器官移植的管理日漸規(guī)范,不過對用于教學和科研的遺體捐獻,目前僅有上海、福建等少數(shù)地區(qū)出臺了相關條例。

  昨晚,《新聞縱橫》值班編輯查閱中國紅十字會官方網(wǎng)站發(fā)現(xiàn),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被列為紅會的“核心業(yè)務”,可是2008年4月至今,標題為“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的網(wǎng)頁卻始終顯示“正在建設中”。6年時間過去了,具體信息并未在網(wǎng)站上公布。捐獻遺體究竟需要經歷怎樣的流程、由誰來執(zhí)行和監(jiān)督?相信不少朋友與我們面臨同樣的困惑。

  對于個人,遺體捐獻是愛心的接力與傳遞;對于社會,遺體捐獻則是對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支持。遺體捐獻志愿者的貢獻理應被銘記,而相關制度建設也應該盡早被提上日程。制度的完善不僅僅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和科研機構從中受益,捐獻者的權益也應得到保障,如此才能更加充分地體現(xiàn)整個社會對遺體捐獻者的感激和尊重。(記者 趙勇生)

  • 相關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wǎng)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wǎng)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wǎng)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wǎng)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