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月24日,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首次試航,標志著當時世界上的現(xiàn)役潛艇和反潛力量已經(jīng)過時。面對日趨尖銳復雜的海洋維權斗爭形勢,20世紀70年代,我國首艘攻擊型核潛艇的交付使用,使中國成為繼美、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5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作家李學寅所著《藍鯨橫空出世——中國核潛艇研制揭秘》(金盾出版社)一書,作為揭秘中國核潛艇研制全過程的“拓荒之作”,見人之未見,言人之未言。它向世人揭示了塵封近半個世紀的鮮為人知的史實,全方位記述了我國研制核潛艇之初高層決策的實況,再現(xiàn)了成千上萬的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工人和解放軍指戰(zhàn)員等為核潛艇研制事業(yè)作出了突出貢獻的人們,在歷盡千難萬險、攻克重重難關,打造出第一艘貼著“中國制造”標簽的核潛艇“長征一號”的艱辛歷程和英雄事跡。
在不動聲色中捕獲讀者內(nèi)心,不僅是一種表達方式,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在《藍鯨橫空出世》清晰明朗的歷史脈絡中,既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又有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邏輯鏈條,有效避免了揭秘歷史在細枝末節(jié)上的粗糙。“驀地,悶雷般一聲轟響,藍緞子似的海面猛烈抖動了一下,海水‘嘩——’地沸騰起來,緊接著又被撕開一個巨大缺口……”在逐漸清晰的印象輪廓中,讀者隨著作者的筆墨心馳神往,這是一種觸及心靈的“悅”讀體驗。“人類活動的領域從陸地發(fā)展到海上,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影響。但同時海洋也即被辟為人類揮戈角逐的‘第二戰(zhàn)場’……自冷戰(zhàn)開始迄今,核潛艇以它巨大的戰(zhàn)略價值成為大國俱樂部的準入證……”該書從小處入手、大處著眼,蕩氣回腸的故事情節(jié)背后隱藏著大國之間的博弈與較量,這遠遠超過了揭秘歷史本身的價值,引發(fā)讀者從更高層面進行宏觀思考和認識。
真實是一部作品的生命所在,而情感之真又是真實的最高境界。作家李學寅在海軍部隊工作的20年間,幾乎走遍了從東北鴨綠江口到廣西北侖河口共1.8萬公里海岸線的主要港口、海島和海軍部隊。1982年,李學寅受命參加我國用于核潛艇的戰(zhàn)略武器——彈道導彈運載火箭首次水下發(fā)射試驗的報道任務,目睹了核潛艇水下發(fā)射潛地導彈那震撼人心的一幕,積累了大量真實素材。通覽全書,作者以親歷者的“第一視角”,講述了在核潛艇研制事業(yè)中的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讓人感同身受、仿佛置身其中。而后,慢慢放大格局,將掩藏在故事背后的問題“層層剝繭”,引導讀者在透視剖析故事中進行邏輯分析和獨立思考。這不僅是一種不拘泥于瑣碎事實的真實,更是作者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研究的智慧結晶。
開放的時代沒有封閉的社會,網(wǎng)絡時代更沒有封閉的軍營。隨著社會變革和軍隊改革進入攻堅期,官兵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日趨多元多變多樣,并逐漸呈現(xiàn)出求真性、獨立性、差異性、反思性的新特點。一些純粹的理論性和思想性書籍,官兵讀來空洞無味,只停留在浮于表面的“淺閱讀”,很難走腦入心。《藍鯨橫空出世》寓情于景、寓知于事、寓理于史,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觀照中,用一時一地的微觀故事勾連國際國內(nèi)的宏觀大勢,引導部隊官兵學習老一輩革命家在國防建設事業(yè)中高屋建瓴的戰(zhàn)略眼光、默默奉獻的崇高品格,在戮力強軍的新征程上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