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是查詢高考成績的日子,合肥一位考生疑因成績不理想,查得分數幾小時后,從27樓墜落死亡。
一個連死亡都不怕的人,何以不敢面對高考,是一個被追問了無數次但一直還在被追問的問題。至于如何杜絕悲劇,更像一個無解的“生命方程”。
盡管如此,當一個年輕的生命再次因高考而凋零,還是讓人感受一種由衷的心痛和惋惜。面對悲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把批判的矛頭再次指向高考制度和教育制度。當然,高考問題不小,教育也有頑疾,甚至社會也難逃干系,但是這種“馬后炮”式的批評和反思不僅于事無補,也不那么客觀。
有人因高考含金量降低而棄考,有人因成績不理想而自殺,這種鮮明的反差告訴人們,自殺悲劇的主要原因或許真不在高考和教育,而在脆弱不堪的心靈。另外,高考后的心理干預機制等更像是“臨時抱佛腳”,“他父親勸過他,可惜沒勸住”,這也是證明。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時代,還有考生因分數自殺,只能說,生病的不僅是高考和教育,更有年輕一代的心靈世界。人的一生注定要面對無數挫折,堅強不能依賴別人給,更要自己給。(陳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