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流動加速的今天,國家應盡最大力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在父母身邊接受教育,享受家庭的溫暖。
隨著家庭化流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流動兒童也正逐年增多,流動兒童的上學難題正成為我國社會發(fā)展中的一道隱秘傷口。
在諸多“虎媽貓爸”們?yōu)椤皩W區(qū)房”、“快樂教育”等糾結和發(fā)愁時,還有許多孩子,尤其是大城市里的流動兒童卻因為戶籍問題難以入學,或被迫家庭離散,遠離父母去上學。我們呼吁教育公平的陽光普照每個適齡學生,減少流動兒童入學障礙,讓他們能在父母身邊平安快樂地接受公平教育。
家庭化流動正在增多 流動兒童逐年增加
今年5月13日,衛(wèi)生計生委發(fā)布“中國家庭發(fā)展追蹤調查”結果。這是我國首次由政府主導的全國性家庭追蹤調查。調查結果表明,我國流動家庭與留守家庭正成為常態(tài)家庭模式,流動家庭的比例接近20%。
夫妻共同流動和夫妻攜子共同流動,是當前家庭流動的主流模式。目前我國流動家庭平均戶規(guī)模為2.59人。
由于夫妻帶著孩子流動的趨勢增強,現(xiàn)在留守兒童數(shù)量是在逐漸減少的,而流動兒童則越來越多。
全國婦聯(lián)2013年5月發(fā)布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xiāng)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也顯示,我國流動兒童數(shù)量一直在持續(xù)、快速增長。2000年,中國0-17歲的流動兒童規(guī)模為1982萬,而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這個規(guī)模已達3581萬,10年間增長超過80%。
近年來,隨著流動兒童的急劇增加,一些地方的流動兒童數(shù)量已經超過了本地戶籍兒童數(shù)量。《國際先驅導報》近日的報道稱,據統(tǒng)計,上海目前18歲以下青少年人口已出現(xiàn)“倒掛”現(xiàn)象,即外來人口超過本地人口。上海市光明初級中學校長楊翎告訴記者,學校新預備年級的170名學生里,隨遷子女已遠超50%。
在北京,截至2014年底,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為112.8萬人,其中非京籍47.08萬人,占全市義務教育在校生總數(shù)的41.74%。
流動兒童上學難 誰解其中苦?
對流動兒童的義務教育問題,中央政府的方針是“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目前政策上已沒有障礙。但在實踐中,種種不合理的限制和收費依然存在。很多城市的流動適齡學生,并不能與當?shù)貞艏畬W生一樣享受免費公平的“義務教育”。
——非京籍兒童想在北京念書?辦齊這28個證再說!
今年的非京籍學齡兒童入學審查即將開始,根據年初北京市發(fā)布的《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2015年義務教育入學工作的意見》,非京籍兒童入學提供“五證”的政策基本不變,具體細則由各區(qū)縣結合實際制定。但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細則讓“五證”延伸出了多達28個證件,讓非京籍家長們有苦難言。
近日一位家長向《人民政協(xié)報》講述了他身邊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上學故事。
這位家長所在社區(qū)的一個孩子家長杜姐,從2015年春節(jié)前就開始到處咨詢,提前準備。但至今她還無法確定孩子是否可以在北京入學。這位家長為此幾乎天天以淚洗面,她說:“這幾天我淚腺發(fā)達,什么也沒去想,眼淚就不自覺地掉下來。”
該家長在來信中稱,北京市規(guī)定,非京籍兒童入學要求“五證”齊全,即適齡兒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本人在京務工就業(yè)證明、在京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全家戶口簿、在京暫住證、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出具的在當?shù)貨]有監(jiān)護條件的證明等。然而實際上,“五證”遠不止5個證件。
據了解,需要辦的證件具體可以分為幾大類,首先是父母身份證明證件,包括父母雙方身份證、父母雙方暫住證、全家戶口本、兒童戶籍所在地無人監(jiān)護證明;其次是父母工作證明證件,包括父母雙方勞動合同、社保權益記錄、在職證明、雙方所在單位營業(yè)執(zhí)照、組織機構代碼;第三是父母婚姻生育證件,包括結婚證、生育證、流動人口婚育證、孩子醫(yī)學出生證明;第四是家庭在京住所證明,包括租房合同、房租完稅證明、房租完稅發(fā)票、居住期間的電費單據、水費單據、房東夫妻的身份證、房產證。若沒有房產證,還需要村委會開的證明,加蓋鎮(zhèn)政府公章,并需要有村委會開具的居住證明。
細數(shù)一下,需要的證明多達28個!
——上學候鳥族,穿梭兩省270公里上學
因為沒有北京戶籍,一些北京出生打工子弟求學無門,只能每月坐火車往返河北上學。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河北衡水距離北京270公里,紅皮列車3小時零5分的車程。對于那些身在北京卻將孩子送去衡水上學的父母而言,這3小時車程著實不近。
2015年2月6日下午3點半,從河北衡水的英才學校出發(fā),個頭高高低低的學生們即將回到北京的家——準確地說是他們父母在北京的暫住地。
豁著門牙的,吸溜著鼻涕的,拖著書包的學生們,塞滿了8輛公交車。車廂里散發(fā)著低齡小孩兒擠在一起的奶腥味兒。奶聲奶氣的帶著北京腔的普通話,蓋過了車外那個河北欠發(fā)達城市白日里的喧鬧聲。
他們在衡水上學,父母在北京務工。衡水火車站和北京西站,幾乎每個月都要迎送這些穿梭兩省的讀書娃。他們中年齡大的上初中,多數(shù)是小學生,有的甚至還在上學前班。
對這些跨省上學的學生來說,每次回家都算得上一次規(guī)模不小的集體遷徙。
一位多年送學生回北京的老師說,“平常坐火車來回的有七八百人。”有時,穿著紅色或者藍色校服的學生可以塞滿七八節(jié)車廂,就像享受了一趟專屬列車。
一位名叫劉建哲的母親道出內心的糾結:“誰不想孩子每天跟自己在一起呢?可沒有北京戶口,孩子想在北京上個好學校挺難的。最重要的是,不能在這里高考,孩子遲早要送回老家。”
于是,反復權衡之后,一些在北京務工的家長作出選擇——將孩子送到衡水上學,每月放假回京一次,“待上幾天”。在他們看來,“總好過把孩子扔在家里當留守兒童”。
當然,他們選擇離北京不算太近的衡水,幾乎都有著更務實的考慮。他們愿意相信,舍棄朝夕相處的陪伴,讓孩子在高考成績負有盛名的衡水上學,“今后高考上不吃虧”。
這是他們最大的希望,也幾乎是唯一的安慰。
——孩子被迫回老家上學,造成家家庭離散
由于在京入學門檻太高,許多進城務工人員為了子女教育,不得不離開北京,帶著孩子回家上學。也有一些孩子到上學年齡后,被迫離開在京打工的父母,獨自回到老家上學,成為“留守兒童”。
北京市朝陽區(qū)高碑店的王女士因為夫妻雙方的“社保”不合格,已經把孩子送回了老家。由于一直在京爭取孩子入學,回到老家卻發(fā)現(xiàn)錯過了當?shù)貙W校的報名時間,“只能再上學前班,明年再上一年級”。
小紅門鄉(xiāng)的家長沈女士帶著大女兒和小兒子,一起回到了河北滄州的老家。據沈女士介紹,小兒子今年“幼升小”,但是入學卻未能通過審核,不得不回到農村老家上學,但是她的母親有腎結石,婆婆身體也一直不好,只能自己回家照顧孩子上學,“孩子不再是留守兒童,但我就變成留守婦女了”。
讓每個孩子都享受平等受教育權
流動兒童的教育難題不是單純的教育問題,而是諸多社會管理方式交錯影響下的教育表征。在城鎮(zhèn)化進程中,這種不公平的教育待遇,會對數(shù)以千萬計的流動兒童及其家庭造成不小的影響。
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海南改革發(fā)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些特大城市管理者擔心隨遷子女教育問題的解決會形成“洼地”效應,與特大城市控制人口規(guī)模的目標相悖。但他認為,子女教育和社會保障是對勞動力最基本的權益保障,控制人口規(guī)模不應該忽略為流動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
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張燁指出,從世界各國的發(fā)展歷史來看,現(xiàn)代化進程都伴隨著大量的人口轉移與流動,帶來了社會發(fā)展和城市管理的壓力。發(fā)達國家大多是通過法律政策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來形成對流動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的制度化管理。
據介紹,美國推行的是“流動學生教育計劃”。40多年來,這個由聯(lián)邦政府強力介入并推行的政策成效顯著。該法案搭建了一個確保流動兒童在跨州或跨地區(qū)遷移時免受學校課程設置、學籍、成績標準等方面不公正待遇的制度框架。
日本是通過建立較為完備的“住民基本情況網絡登記制度”來實現(xiàn)對流動人口居民身份的管理,從而搭建起保障自由的戶籍遷徙制度。至于流動人口的子女教育,只要成績合格、交得起學費,就可以不分地域自由擇校。
歐盟主要是通過實行全面的社會融合政策來保障公民的自由流動權、自由居住權、平等就業(yè)權,及其子女在歐盟成員國內享有的平等受教育權。
另外,有些國家的非政府組織在靈活參與應對流動人口子女教育方面也有豐富的經驗,如在巴西和印度,非政府組織就經常積極參與流動兒童和城市貧民窟學校的基礎教育。
如何解決我國流動兒童教育問題,張燁建議,第一,要進一步強化政府在解決流動兒童教育問題中的主體責任,并形成教育公平的政府問責機制,以“平權”、“每一個公民利益”的政策價值觀統(tǒng)領并推進流動兒童教育政策的有效實行。
第二,加快推動戶籍制度改革,逐漸剝離戶籍上的利益捆綁,形成多方通力合作機制。
第三,在異地高考政策方面,要搭建利益相關者的對話平臺,形成多方參與、相互理解的異地高考決策機制。同時,對流動兒童義務教育后教育經費保障制度體系的思路要盡快明晰,這是推進相關政策實施的動力源。
第四,要保障流動兒童義務教育的質量公平,搭建包括非政府組織、社區(qū)家長的多方參與機制,發(fā)展針對流動兒童就學的新型教育機構。
第五,在整體性的教育框架中通盤考慮流動兒童的教育公平問題,考慮教育政策的聯(lián)動效應。(半月談網綜合新華社、中國青年報、人民政協(xié)報、光明日報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