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清朝名將左寶貴要招選一名馬倌,這位馴馬出名的小伙子便一下子脫穎而出被選中,從此,他就成了真正的馬倌。
到了春天,牤牛河沿岸嫩草蔥綠,是放牧的好地方,馬倌就經(jīng)常到這兒放馬。一天,馬倌想渡河到對岸去放馬,可是河水特別深,馬倌趟過不去,坐在岸邊想:我要是能搭一座橋就好了。
第二天,他帶上工具來到河邊,一邊放馬,一邊忙碌著伐木架橋。一座木橋搭起來了,馬倌不再為渡河而愁了。
有一天左大人去祭皇陵,他帶著百余人馬,抬著祭品前往東陵。來到牤牛河邊,看到過河的人很多,卻只有一座很窄的木板橋,很危險。于是他說:“一定要在這修座石板橋。 ”
從那以后,馬倌就用自己的錢雇傭人修橋。周圍的莊戶人見他是為民造福,也紛紛捐獻錢物。左大人知道此事后,派了不少工匠,調(diào)動了許多物資,幫助馬倌修橋。沒用多長時間,一座三洞石橋修成了。中間是大孔,兩邊各一小孔,在大孔上雕刻一條飛龍,在石板兩頭各修上兩尊石獅,在橋頭還立起一座五尺高的豐碑,上邊刻著建橋的事跡及資助建橋的人的名字,以此作為紀念。
因為第一位建橋的人是馬倌,人們就給這座橋取名為“馬倌橋”,與馬倌橋比鄰的街路也隨之稱為馬倌橋街,該地區(qū)被稱之為馬倌橋地區(qū)。幾經(jīng)風(fēng)雨,歷盡滄桑,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倌橋”已經(jīng)演變成“馬官橋”,盡管如此,但那個關(guān)于馬倌修橋的傳說卻一直都沒有變。
上世紀三十年代曾用攤派土方的辦法對該路進行過修整。東北淪陷后,偽滿奉天警備司令部也對其進行過修建,但皆因標準低而缺乏養(yǎng)護。新中國成立時馬官橋已經(jīng)變形,路面大部龜裂,有些路段碎石外露,凸凹連片。
1950年東北公路管理總局對英士溝嶺進行了改建;1953年,37公里黑色路面全部完成,成為全國第一條黑色路面公路。 1957年因此路通努爾哈赤陵,也稱東陵,得名東陵路。
隨著歷史年代的更迭,這條直通清太祖努爾哈赤陵寢的大路在歷代祭祖帝王以及朝臣的腳下變得日益寬廣起來,而這上面留下的腳印全都是那些與福陵有關(guān)的回憶。
一座皇陵,一段歷史,一條街路,一個區(qū)域……